来说说 Java中的“==”和“equals”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在Java日常开发中,经常会遇见判断两个对象或者两个值是否相等的情况,而常用的判断方法就是“==”和“equals”,今天就来说说这两个的区别。
“==”
主要用来判断两个对象的引用地址是否相同;
所以如果“==”两边的是两个对象,那么判断的就是是否为同一对象;
注1:如果对象的引用值是放在常量池中,例如字符串,相同字符串的引用地址相同,所以“abc”==”abc”的结果为true。而通过new String()来声明的,由于引用地址不同,new String(“abc”) == new String(“abc”) 结果为false。
String A = "abc"; String B = "abc"; System.out.println(A == B); //true String a = new String("abc"); String b = new String("abc"); System.out.println(a == b); //false //ps:这里String推荐使用equals来判断是否相等,因为是举例说明问题,所以强行用了==
注2:当判断基本类型时,是直接比较引用指向堆里面的具体值。
“equals”
equals是Object类中的一个方法,其默认是使用“==”来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:
public boolean equals(Object obj) { return (this == obj); }
所以如果一个对象没有重写equals方法,那么对比都是引用地址。
equals要求满足几个特性:
- 自反性:对任意引用值X,x.equals(x)的返回值一定为true.
- 对称性:对于任何引用值x,y,当且仅当y.equals(x)返回值为true时,x.equals(y)的返回值一定为true;
- 传递性:如果x.equals(y)=true, y.equals(z)=true,则x.equals(z)=true
- 一致性:如果参与比较的对象没任何改变,则对象比较的结果也不应该有任何改变
- 非空性:任何非空的引用值X,x.equals(null)的返回值一定为false
而在日常使用中已经重写了equals的常用类,有String,Integer等。
String:
直接上源码:
public boolean equals(Object anObject) { if (this == anObject) { //判断引用地址是否相等 return true; } if (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) { //传入的参数是否为String String anotherString = (String)anObject; int n = value.length; if (n == anotherString.value.length) { //判断两个字符串长度是否相等 char v1[] = value; char v2[] = anotherString.value; int i = 0; while (n-- != 0) { //循环判断两个字符串的每一位字符 if (v1[i] != v2[i]) return false; i++; } return true; } } return false; }
可以看到,当引用地址不相同时,String的equals时判断两个字符串的长度和每一位字符是否相等。
Integer:
还是直接上源码:
public boolean equals(Object obj) { if (obj instanceof Integer) { return value == ((Integer)obj).intValue(); //这里的value是int类型的 } return false; }
Integer的equals是把两个Integer对象转化成基本类型int再通过==进行比较。
说到Integer,说一个遇到的坑:
Integer a = Integer.valueOf("127"); Integer b = Integer.valueOf("127"); Integer c = Integer.valueOf("128"); Integer d = Integer.valueOf("128"); System.out.println(a==b); //true System.out.println(c==d); //false
这里是因为,对于Integer的valueOf存在一个-128~127缓存:
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(int i) { if (i >= IntegerCache.low && i <= IntegerCache.high) //low=-128,high=127 return IntegerCache.cache[i + (-IntegerCache.low)]; return new Integer(i); }
所以当值在缓存里的时候,valueOf并没有new 对象,从而导致里a==b为true。所以对于Integer大小的判断,推荐使用equals。
总结
“==”和“equals”在没有重写Object里equals方法的类里,他们是一样的。
而在日常的开发过程中,类里可以重写equals方法用来判断两个类是否相同。例如对于一个以手机号为唯一标识的项目里,可以只判断手机号就能确认两个对象是否相等。
ps:再多说一句,一般重写equals时也会重写hashCode方法,至于为什么重写hashCode方法,下次再说吧。
原文地址: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a/1190000021736480
相关推荐
-
在公司做的项目和自己在学校做的有什么区别? Java基础
2019-7-20
-
Java IO使用的四种模式 Java基础
2019-4-4
-
Lombok经常用,但是你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吗? Java基础
2020-6-13
-
关于属性描述符PropertyDescriptor Java基础
2019-8-20
-
【杂谈】策略模式 Java基础
2019-7-28
-
基于JavaMail开发邮件发送器工具类 Java基础
2019-7-8
-
内存屏障及其在-JVM 内的应用(上) Java基础
2020-7-11
-
Serverless For Frontend 前世今生 Java基础
2019-8-16
-
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 Java 泛型 Java基础
2020-6-13
-
Java ExecutorService四种线程池使用 Java基础
2020-7-3